博学|雅正|融合

EN |

春光正好,同沐书香——记广州外校2019年读书节

发布时间:2019-04-08 09:19:21

读书是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读书是一叶小舟,它能带领我们遨游汉字的王国;读书是在品尝营养面包,它能让人充满精神食粮。我们相信世上有善,是因为在书中遇见了墨子,读懂了他“兼爱非攻”的无私;我们相信世上有爱,是因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父母、朋友浓浓的关切,接受着这充满情感的特殊礼物;我们相信人生百味,是因为在书中品尝了人生这场饕餮盛宴,它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味道;我们学会了选择,是因为读懂了司马迁“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明白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读书能让人的眼界开阔,读书能让人容易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读书能让人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了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我校举办了为期三周的读书节。

本次读书节进行了“读书节主题板报”“班级图书角”等评比活动。同时,为交流读书内容、探讨学习之道、锻炼表达能力,举行了“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班级分享会,并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除此之外,还组织了 “现场书画大赛”,让阅读与艺术互相融合, 在阅读中与艺术相遇,又藉由艺术更好地阅读;举办“诗词大会比赛”,倡导学生多读典籍,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和认知,在全校形成一种富有诗词浪漫氛围的学习环境。



读书节主题板报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班级图书角



点击可查看大图


班级读书分享




3月25日下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谢青副教授,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给广州外校学子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蕴涵的人生哲理。同时,结合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讲得明白,说得有趣,深入浅出又不失严谨。既有启迪听众的真知灼见,也有详解修辞的字斟句酌;既有美丽的忧伤,也有风月的感发。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了对中国古典词的感受能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月26日下午,近百名广外校学子于凤凰楼图书馆共同挥上灿烂一笔。举办了“墨色传芳 同沫书香”第三届现场书画大赛,融合了墨香书香,洋溢着广外,温和雅致。

这次活动邀请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书法研究所副所长蔡显良博士,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卓愿,广州市南沙区书画协会主席张亦鹏莅临我校担任评委并现场留下了墨宝。他们深厚的底蕴化作幅幅作品,通过手中的笔传递;是巨龙腾渊的磅礴,又如君子佩玉的温润。一笔一划写进观者的心,让其随笔动而颤抖,不由自主地称赞。

林伟洪书记到现场观看学生比赛

书画大赛开始后,现场如在山谷中一般静谧,笔刷碰撞砚台的声音清脆无比。渐渐地,山中显出了几抹清淡色彩——是我们的国画选手。纸上水纹扩散染成花,寥寥几笔尽显神态;有的细细勾勒物体,素纸黑墨,淡雅端庄。在他们笔下看得到西湖的恬静美,又有一美人款款而笑,仿佛真如古代壁画中踏步而来。

忽如间一阵风卷过引人侧目,是写行书的同学。笔刷挥动干脆利落,潇洒的情怀便显现。又有几尊端正屹立,是写楷书的同学。他们坐如钟,手中的笔如青松挺立,每一处起笔都有力,每一个收笔都稳重。更有写隶书的同学,每一个汉字在他们手中都如雕刻品般,结构均匀,单纯和谐......


部分获奖作品



获奖名单


书法


国画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参与本次比赛后,不仅是获得奖品的喜悦,那份书画过程中沉淀在内心的宁静才是最美好的。放眼我国漫漫历史河,多少东西逝去,而剩下的珍宝中,书法和国画更是珍贵。各个朝代的风俗,各位大家的心境,都映射在这一点一顿,一线一面中了。书画于宣纸,感悟其文化底蕴,愿能一直拥有这宁静,在人生道路上做一位淡泊的人!

——林宝宜



诗的言语,典藏着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词的声音,演绎着贯穿古今的不朽传说。经典诗词,吟咏着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诗词经典,见证着炎黄子孙的风骨铿锵。3月20日晚,在学校体育馆举办了广州外校首届诗词大会决赛。

诗词大会决赛台上,我校学生徐华泽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路博老师同台主持。

诗词大会决赛台下,选手紧张作答。


诗词大会选手感言


作为诗词大会百人团选手的一员,我已经深深被这首届诗词大会所震撼: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先进的设备仪器、主持人的妙语连珠、比赛中的火热激情和现场的活跃气氛,无不体现了我们广州外校学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极高的语文素养。中西贯通的理念已经深深扎入我们广州外校全体师生的心中。广州外校首届诗词大会举办得十分成功,我们也期待下届同学们更精彩的表现。

——毛汕琳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话来形容这次的诗词大会再贴切不过。

来自各个年级的百人团选手们齐聚一堂,怀抱着各自的心愿与梦想,踏上争夺冠军的征程。

舞台上暖和的橙光渲染四周的黑暗,也安抚了我内心的紧张。我们想站到台上去,这是我们未曾表露却又心知肚明的梦想。直到站到台上的那一刻,我依旧在努力接受“我竟然上台了”的事实。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诗句缓缓的从口中说出,每一道题都有惊无险的过去,有时“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像在山间灰尘仆仆的羊肠小道中赶路,转角偏偏又见山花怒放,傲视春风。

结束后一人走在篮球场上,看着昏黄的灯光缀在树上,黄叶缓缓入地,我迎着微凉的春风笑了笑,对自己说“无论结果,只求问心无愧。”

——马晓数

作为本次比赛的参与者,很开心能参与到这样的盛会。场上刀光剑影,尽数化作红光,射向台上电脑,令人紧张的同时却又乐在其中。这次比赛不仅促使我再次沉浸于诗海,认清自我,也使我能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大佬。与队友能一起对着台上题目或胸有成竹,或苦思冥想,也能为没抢到机会扼腕叹息,为会决赛题目而兴奋懊恼,赛后互相拥抱,约定下次再见。只可惜时光不因个人的快乐而滞留,我们明年就到初三了,可能无缘下次比赛,唯愿下期诗词大会能再看到群雄逐鹿,诗意满堂!

——张浥琦


学生观众感受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一百五十尺的灯笼,横笛妙曲唤出一座仙山楼阁,偏是珠与金银而风致锵然的往事,勾画出古人道道惊句。我校在2019年3月20日开展了第一届诗词大会比赛。作为观众,当然不负江山,我对诗词手挽心连,在星期三晚,夜深心阑,在地上画出影影绰绰的幽悄。参赛选手紧张的心情汇成一片星辰大海,即使黑夜霏霏,也依旧夺人眼球地照耀整座体育馆。他们坚定自信地送出心中的诗句,如石击深潭,却又温柔淡语。我非常留恋这次诗词大会,诗词的光芒如星星的瞳子,如萤火虫的小小微光,照耀旺盛热烈广外。

——徐荧灿

暖暖的灯光映射在万众注视的白板上,上面是本次诗词大赛的道道题目;下方百人团选手紧握答题器,争分夺秒地抢答每道难题;观众们更是积极投入其中,激烈地讨论首首诗词,这一幕幕都被我深深地记录在心中。是啊,广州外校第一届诗词大会的顺利进行让全体师生都受益匪浅。突破功利的死板教学,让学生更深层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是本次大赛的意义所在。首首诗词从屏幕中展出,从参赛选手的口中道来,我也深感到自己的文化修养仍有颇大的进步空间,之后更应积极地向中华诗词文化的深厚底蕴迈进,不断学习、探索,希望来年,自己也有站上赛场,与对手切磋的机会和勇气!

——陈彦静


读书节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师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增长了知识、催生了智慧、丰厚了底蕴。读书节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一直行走在阅读的征程,坚持阅读、丰盈人生!

拍摄:陈蕴华  撰稿: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