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2 11:55:55
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校迅速行动,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一、专家宣讲
3月26日下午,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的教学素养,我校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刘石成教授做了主题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备课》的讲座。刘教授谈到,要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备课需要具备以下8个要素:课标、教材、考纲、目标、学情、教法、真题、时政。教师要做到熟悉课标、整合教材把握备课的深度、依据考纲备课、根据学情扩展教学广度、抓好课堂教学及利用“真题”做好课堂评价等方面,要与时俱进,立足改革开放实践,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把知识的脉络打通,才有可能提升情感态度,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座谈交流
讲座结束后,我校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体思政课老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刘红梅校长首先发言。刘校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学生积极思考营造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课不是简单的理论传递,而是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培养。当代中学生敢于表达、乐于沟通,这给我们更多机会倾听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需求、期待与困惑,在思想启发和释疑解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结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而是训练其学科思维方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先练后学,放手发动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互评,教师讲在疑点、难点、热点处,注重激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长期坚持一定会打动学生进而影响学生。
刘校强调,我们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通过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道德与法治、经济与政治、哲学与文化,逐步形成法治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学会从特殊的实例和情境中感悟所蕴含的一般的思想政治课道理,并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随后,全体思政老师先后发言,他们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就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等问题介绍工作情况,提出建议,并表示将更加认真地设计与打磨好每一节课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课后反思,引领学生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最后林伟洪书记总结发言。林书记指出,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讲话给我们广大思政教师予极大鼓舞,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几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林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守课堂主阵地,潜心研究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为学生成长成才亮起引路明灯,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中学生喜欢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时强化学科术语言的运用,因势利导地抓住学生困惑,及时为他们解惑;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资讯,推动思想政治课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杨柳老师: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我校自2009年复办以来,政治科组全体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己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勤勉专研、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杜良云老师:源源不断地引进鲜活的时政资源,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有针对性地设问、分析、推理,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使思政课教学充满活力。 邓奇老师:一要把知行合一思想精髓和学校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二是丰富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三是及时总结反思,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徐言军老师:虽然我在毕业班工作,讲的是应试,但是现在的高考,不是考死记硬背,而是能力的运用和学生的视野与格局,这恰恰是思政课的灵魂。 姜晓娟老师:同样课题,不同老师上出来的效果完全,自己备课充分与否效果也大不相同。在上到宪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时候,讲到文化权利,举例最高科学技术奖金2019年提高到800万元,快下课时候留了一个悬念:这800万奖金,获奖者可以完全自己支配吗?让学生周末去查资料。让学生参与,感受到国家对科技人才对重视,在社会上营造四个尊重氛围。在下堂课讲到公民基本义务时候效果较好。 李维强老师:作为广州外国语学校的一线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成为一个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着力课程改革创新,落实“两主一效”课堂教学。 李燕飞老师:用事实说话,避免空谈、虚谈,用实际例子/案例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要让文字、理论最终“落地”,让学生感受中认同、从体验中深信、在生活中践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课“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凌华旸老师: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持续兴旺发达的主力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精心指引,学校教育尤其重要。而在学校教育中,承担人生价值指引、明确家国关系等重任的课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因此我对自己职业的定位是——摆渡者。 邵静妍老师:把思政课办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其中一员的我,更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基本功,备好每一节课,争取每一节思政课都饱含温度与人情味,让每一句话都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王日晓老师: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青青校园焕发新活力,莘莘学子展现新气象。 周智敏老师:我们一线政治教师明确教育目标,并以此规划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践行
为了将理论践行到课堂,我校优秀党员老师徐言军和李维强开展了主题为“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思政示范课。两位老师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接地气地讲述着大道理。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思维碰撞、情感共鸣。
徐言军老师通过逻辑链条分析、全国教育大会视频片段、学生身边的事例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从文化生活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教育是如何激发民族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并感受到肩负的历史使命。
李维强老师通过找起点、搭桥梁、回落点成功引导学生打通材料、设问和答案之间的思路建构,将国家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梳理,为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共谋策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生活。
全体政治科组老师听课,并在课后及时评课,进一步反思课堂,优化课堂,精益求精。思政人,追梦人,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