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雅正|融合

EN |

名家垂范学识并茂 群英励勤德业兼修——记广州市刘红梅教育专家工作室、杜良云名教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19-03-20 10:01:53

羊城春好,南海潮涌。趁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启动的大好时机,在南沙这片热土深耕了近十年的广州外国语学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

3月18日上午,在广州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工作室举行了广州市刘红梅教育专家工作室和广州市杜良云名教师工作室的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启动仪式由广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峰主持。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红梅,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州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林伟洪,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州市铁一中学原校长陈庆雯,正高级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杜良云,及来自广州市各个学校的成员、学员和广州外国语学校全体中层干部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作为广州市刘红梅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刘红梅校长首先诠释了工作室logo的设计思路及含义,解读工作室“群英勤思,德业兼修”的基本理念。她指出,教育专家工作室的定位以“博雅教育”和“灵动教学”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引领广大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坚定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立足教育教学管理实际,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网络为交流载体,坚持“规范、扎实、创新、突破”方针,聚焦学校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育科研、德育管理、教学与评价、国际化教育,通过理论研讨、办学思想交流、教学管理观摩、网络研修、主题沙龙、专家引领等等途径,促进学校管理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教育及科研走在全国前列。

刘红梅校长具体描绘了工作室近三年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为工作室全体成员勾画了共同愿景:成为灵动教育实践的基地,成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教育科研示范的基地。“傲霜红梅花,香自苦寒来”,她还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及成长的经历:第一个十年为基层历练,第二个十年为中层干部、校级岗位的打磨和成长,第三个十年则主政一所学校、收获教育事业的成功。

“回顾来时路,苍茫横翠微”,个人的成长、成功与最初的艰苦历练和教学教研是密不可分的。刘红梅校长由此激励工作室全体成员“群英勤思,德业兼修”,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人才。

接着,郭坤峰、邢毅力老师分别代表刘红梅教育专家工作室、杜良云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发言,畅谈博雅教育、灵动教学的领悟、加盟工作室的喜悦,以及对工作室的期待。

刘红梅教育专家工作室可谓人才济济,入室成员既有中层干部,又有学科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他们在会上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参与工作室的期待,并汇报了近三年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

张梅——博雅国际课程与国家课程融合与发展,灵动外语教学与评价研究。

李理——各学科灵动教学、“两主一效”评价统筹,各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协调,六年一贯制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和整合。

郭坤峰——立足大平台,深化雅之育;抓住牛鼻子,构建真课堂。

郝琳琳——灵动语文教学与评价研究(初中),初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与交流。

杨柳——灵动政治(初中)教学与评价研究

廖结玲——灵动政治(高中)教学与评价研究

江规华——灵动数学教学与评价研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邹勇飞——灵动地理教学与评价研究,灵动科技活动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和交流。

工作室启动仪式结束,各工作室分别合景留念后,共同进行第一次研修。广州市铁一中学原校长、广州市著名教育专家陈庆雯女士主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是本次活动的压轴大戏。

名家躬亲示范,解读核心素养。陈庆雯女士从三个方面讲学:改革的背景,课堂的转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建构。

陈庆雯女士认为现代教育由教会学生转化成了教学生自己会学,为真实而学,在真实中学。她由教讲到学,由学讲到为真实而学,讲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一种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培养,最后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陈庆雯女士结合的近年语文、英语高考阅读、写作题的实例,和《哈佛哲学教授用几个例子将枯燥的道德课互动起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香烟包装》等具体课例,生动形象,层层剥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是一年春好处,奋进逐梦正当时。相信在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红梅校长、林伟洪书记等专家型领导的带领下,广州外国语学校的教师队伍将迅速成长,以集团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业绩为广州教育走前列、上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