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11 09:30:41
12月3日下午,恰逢广州第四次入冬,阴雨连绵,气温骤降,但初二2班的课室人气旺盛,教室后排端坐着20多位教师,认真倾听黄旭丰老师的名师示范课。这本来是一堂语文课,却有数学、英语甚至二外的老师也加入听课队伍,一时间教室里座无虚席,都想一睹我们 “老黄”的名师风采。
“老黄”不愧为“老黄”,公开课上大胆采用学生望而生畏的文言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进行授课。他还一反常规,不按照文言文一般的教法,从背景介绍,到疏通字词,再到文句翻译这样刻板、枯燥、单调的步骤进行教授,而是高屋建瓴,从整体入手,遵循“文言诗歌,背了再说”的原则,课前先让学生充分预习,把疏通字词的环节作为预习的一部分,还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在课堂上,他以检测的方式考查学生字词,对基础进行巩固。
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气氛也越来越活跃。“老黄”此时就像功底深厚的国画大师,轻蘸墨汁,寥寥数笔,就把张岱当年看雪的场景一一勾勒在学生眼前;有时又化身为充满哲思的智者,通过平实而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张岱的故国之思娓娓道来,提纲挈领,抓住文眼“痴”字,引导学生理解张岱是一位“痴人”,雪中看景是一种“痴行”,内心还有着一种孤怀雅兴的“痴情”。透过“三痴”,学生能够在略显晦涩的文言文中窥知古代志士仁人的高尚情操;透过诵读,学生能在字里行间略略有所体悟精炼简洁的文言背后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之韵味。
整节课下来,“老黄”的课堂没有条条框框,没有故作高深的术语,有的只是随性、亲切和自然。听“老黄”的课,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享受。在“老黄”身上,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亲近感和亲和力,能让学生敞开心扉,款款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细细品赏那经久弥香、愈酿愈醇的语文味。
课后,科组长郝琳琳老师、教务处李理主任组织听课教师对黄旭丰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精彩点评。在座老师都对黄老师的示范课给予高度肯定,分别从文本处理、重难点、师生互动和课堂掌控这几个方面进行点评,青年老师也逐一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黄老师的课堂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并以此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主动、互动、灵动”的境界。
(撰稿:钟俊辉 审校:杜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