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雅正|融合

EN |

初中教学 | 精研新课标、深耕新课堂、用好新教材

发布时间:2025-04-01 18:58:12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新课程标准逐步落地的背景下,广州外国语学校秉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理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创新之路。为提升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2025年3月27日至28日,我校初中部精心组织并成功举办了“精研新课标、深耕新课堂、用好新教材”研讨活动。





企业内部培训直播手机海报.png


















初中语文

马树谟执教《山地的回忆》
马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 + X”方法聚焦细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同时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叙事结构,引导学生体会“曲折”叙事的妙处,让学生在语言品味与结构分析中感受文本魅力。



初中物理

陈群执教《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陈老师通过趣味互动实验,直观呈现流速与压强的动态关系,将抽象原理具体化,培养学生对比观察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思维,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应用,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企业内部培训直播手机海报.png

在单元整体说课环节,教师们围绕新教材,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到作业设计优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师们全方位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体现了对新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思考。


江衍老师

《凡人显微光,细节见真情——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


付潇莹老师

第一课段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说课



付潇莹.jpg

马树谟老师

第一课段第二课《山地回忆》说课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贯彻“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凡人显微光,细节见真情”的单元主题,以“细节描写”为重要抓手,通过“读细节-写细节-评细节”的教学环节设计,真正践行了“教--评”一致的理念。整体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向善、务实、求美的品质,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李海琴老师

《压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


李景老师

《液体的压强》课时说课




陈群老师

《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课时说课







“压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借助“液片模型”和“DIS数字化实验”突破液体压强公式推导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其次,结合本土案例(如南沙湿地栈桥),引导学生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STS教育理念。最后,通过“实验辩论”“分层任务”和“抗台风设计挑战”等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





企业内部培训直播手机海报.png


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籍欢欢


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其中语言运用是基础。通过有效的语言运用,可以撬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提升审美创造能力,最终形成文化自信。教学中应注重语言要素的嵌入,如文体知识、叙事技巧等,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对民族品格和精神的理解与认同。此外,细节描写和叙事结构是教学中的重要抓手,教师应帮助学生从多个层面深入理解文本,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陈浩荣


教师应深挖教材,理解实验设计意图,明确实验目的,关注学生思维过程。通过分析实验设计的变化,例如从水平吹气到垂直吹气,探讨如何简化实验以突出物理现象,遵循“现象-本质-规律-应用”的教学逻辑,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具体物理现象解释科学原理,利用液体和传感器等工具直观展示抽象概念,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反馈,同时设定明确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落实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科长 付潇莹


老师们应继续深入探寻读写融合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以“知识结构化”的理念为指导,深度挖掘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运用“读写融合+”的思维,拓宽对新教材的研究触角,探索更多教学创新路径。


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中物理科长 许江霞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设计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大单元设计如同导航地图,为教学提供方向指引;课时设计则是具体路线,落实每一步的教学任务。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企业内部培训直播手机海报.png


广州外国语学校

刘丹丹老师

语文教学应从最基础的要素出发,让学生真正沉下心思考。

广州外校附属学校

梁一丹老师

“一课一得”概念使教师在一节课中专注于落实一个知识点。

蔡老师.jpg

广州外校滨海实验学校

蔡宏楷老师

“语言+”概念让我思考对新课文的处理以及文化底色的融入。

李素莹.jpg

广州外校滨海实验学校

李素莹老师

挖掘文体的语言和主旨特色,关注语言描写并搭建语言支架。

孟军.jpg

广州外国语学校

孟军老师

教学应聚焦于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符美妹.jpg

广州外校附属学校

符美妹老师

“研究对象—运动状态—合力方向—压力方向—压强问题”的分析流程,值得学习。

钟榆青.jpg

广州外校滨海实验学校

钟榆青老师

建议投屏展示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以便抓住细节。






广州外国语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以新教材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教学工作,持续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


撰稿:刘伊帆
供稿:教务处
校对:周小云、黄宇轩、陆诗怡
终审:校办公室








家校联系方式

QQ:179496851
邮箱:gzfls1963@sina.com

往期回顾

·穗台同心,合作共建|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助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

·广州外国语学校科学教育亮点纷呈获“知行中国”学者点赞!

·教学开放日精彩回顾 | 智慧碰撞启新程,开放交流育未来

·广州外校,读书的好地方

·味蕾派对,美食大赏!广州外校食堂2024学年菜式大评选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