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18:58:12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新课程标准逐步落地的背景下,广州外国语学校秉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理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创新之路。为提升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2025年3月27日至28日,我校初中部精心组织并成功举办了“精研新课标、深耕新课堂、用好新教材”研讨活动。
在单元整体说课环节,教师们围绕新教材,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到作业设计优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师们全方位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体现了对新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思考。
《凡人显微光,细节见真情——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
第一课段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说课
第一课段第二课《山地回忆》说课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贯彻“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凡人显微光,细节见真情”的单元主题,以“细节描写”为重要抓手,通过“读细节-写细节-评细节”的教学环节设计,真正践行了“教-学-评”一致的理念。整体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向善、务实、求美的品质,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压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
《液体的压强》课时说课
《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课时说课
在“压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借助“液片模型”和“DIS数字化实验”突破液体压强公式推导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其次,结合本土案例(如南沙湿地栈桥),引导学生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STS教育理念。最后,通过“实验辩论”“分层任务”和“抗台风设计挑战”等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
教师应深挖教材,理解实验设计意图,明确实验目的,关注学生思维过程。通过分析实验设计的变化,例如从水平吹气到垂直吹气,探讨如何简化实验以突出物理现象,遵循“现象-本质-规律-应用”的教学逻辑,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具体物理现象解释科学原理,利用液体和传感器等工具直观展示抽象概念,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反馈,同时设定明确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落实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老师们应继续深入探寻读写融合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以“知识结构化”的理念为指导,深度挖掘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运用“读写融合+”的思维,拓宽对新教材的研究触角,探索更多教学创新路径。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设计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大单元设计如同导航地图,为教学提供方向指引;课时设计则是具体路线,落实每一步的教学任务。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广州外国语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以新教材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教学工作,持续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
家校联系方式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