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5 00:00:00
近日,2020年世界学者杯深圳区域赛及晋级赛赛果出炉,广州外国语学校爱莎文华IB国际课程学子在比赛中凭借过人的实力,脱颖而出,以团体总分第二和多项优异的个人成绩荣获全国赛资格。
赛事背景
学者杯比赛
世界学者杯自2006年成立,现已成长为影响上万学生、40多个国家的盛典。作为打破传统的最强学术竞赛,有着“中学生学术奥林匹克”的美誉。
学者杯比赛分为区预赛、全国赛及世界站。全国有10个左右的区预赛赛点,区预赛晋级的将前往上海参加全国赛,全国赛突围的将会在耶鲁大学进行世界站。
比赛项目包括小组辩论、协同写作、学者挑战、超级碗四项,内容涵盖艺术、经济、科学等6种学科,旨在开拓选手在未知领域的视野,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交流。
比赛极其考察团队的集体协作,一个小组由三人组成,同时,它也特别考验组内每一个成员的个人能力。比赛使用语言全程为英语。
赛后分享
高一IB班 赵胡子麟
2020年10月30日下午,我到达深圳。10月31日-11月1日,我在深圳厚德书院参加了世界学者杯比赛;11月1日晚上22:00回到学校。
在比赛中,我认为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很多英语专业名词让人难以记忆,长段落让人难以理解。辩论对英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英语是母语的人来说无疑是优势,可惜我们并没有这个优势。
与我同行的是我的初中同学“白告”和“龟龟”。
在比赛前一个月,我们才报名参加比赛,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比赛资料打印了81张A4纸,每一页都是满满的英文,消化这些资料的任务非常繁重;再加上那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各方面的压力随之而来。
因此,对没有完全掌握英语且在比赛前一个月才报名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特别不友好的比赛。
10月30日下午13:00,校门外不同于往日放学般热闹,顶着一天当中最毒辣的太阳,我的视野变得些许模糊。我提前离开学校,赶往高铁站。
我打开了小组的QQ群,本来想取名为“世界学者杯”,可是转念一想,还是取一个积极向上的名字更好,所以我把群名称改为了“目标——上海”。可是下一秒,龟龟便把群名改为了“目标——耶鲁”。看着群名,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我们加油。
经过四十分钟的路程,我抵达了深圳,又经过漫长的车程来到了酒店。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二天早上,我们刚到比赛场地签到,就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说着流利的英语。对比之下,我们在语言上便没有了优势,甚至是劣势。对此,我们三个人都紧张了起来,感到压力很大。
比赛的第一轮是辩论。赛前我们都很紧张,手在抖,腿在抖,声音也在抖。暑假期间,我在IB课程的学术衔接营接触了辩论,而且开学后也接触了英文辩论课,总体感觉并不陌生,但可能一开始还是缺少了自信。当我们打完第一轮,裁判宣布我们获胜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三个人的心就“砰”地一声落地了。后面的辩论赛我们越打越自信,感觉每一局基本上都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最后我们收获了辩论全胜的成绩。
这种自信让我们不再担心我们的英语水平,在接下来的写作和知识竞赛环节都发挥得非常顺利。
赛后,我们三个人发的朋友圈都有同一句话:“杀疯了,杀疯了”,意思是“拼尽全力,了无遗憾”!最终,我们从深圳捧回了一堆奖牌、一瓶雪碧和一杯泡面。
我们获得的团体奖:
小组总分第二名
小组辩论第一名
小组写作第二名
我个人获得:
个人辩论第三名
个人写作第九名
个人知识竞赛三块银牌
参加上海全国赛资格
在这次比赛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队友,是他们与我共同走过了参赛的历程,最终取得意料之外的成绩。
初中三年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奋斗的日子已经让我习得了坚持和努力。这两个月来通过在广州外国语爱莎文华IB国际课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的英文授课环境下,我的英语语感已经逐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的批判性思维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知识引用能力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大幅提升。
非常感谢升学指导老师叶老师,是他的推荐让我们有幸遇见了这个比赛;还有我的班主任老师,是她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无条件的信任,让我一直有勇气去坚持。我始终坚信,即使备赛过程很艰辛,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的成果一定是可喜的!
IB的全人十大培养目标中有一项为Risk-takers(勇于接受挑战)。在IB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将秉承着IB的精神,开拓眼界,用开阔的胸怀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入学内测
广州外国语爱莎文华IB国际课程
内测开放
欢迎优秀的你报名
线上:笔试;
线下面试:广州外国语学校
扫二维码报名入学考试
如有疑问,扫二维码加招生老师咨询
加老师时请备注“在读年级+姓名+报名”
如“九年级李明报名”
详细了解课程项目背景及招生简章,请点击:
招生部微信号
Admission
文华IB课程
Wenhua IB
联系我们
TEL: 020-3796 7002
EMAIL: admission@isagzfls.com
往期精选
来源:广州外国语爱莎文华IB国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