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5 17:15:12
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
上午8:00,刘红梅校长宣布演练正式开始,德育处丁妍副主任负责此次演练的解说。工作人员高效地开展工作,各部门协调联动积极配合。 学生分批复课,错峰返校。学校门口设立了四个入校通道,均提前准备了防护用具和体温检测工具。入校的学生佩戴口罩间隔一米有序排队进校门,出示健康码,并逐一测量体温,额温36.8℃以下方可进入校园。 进入校门时,门卫发现一名学生的体温异常,便立即将她带到门口右侧临时隔离区。校医用水银体温计重测体温,并询问该学生有无流行病学史。得知该学生发热37.4℃后,校医马上联系其班主任及家长,由家长按要求及时带到定点医院就医并按照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并由班主任做好该学生的身体情况跟踪。经医院检查确认为新冠肺炎的,将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时上报南沙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广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班主任追踪该学生后续身体情况并每日上报,直到学生康复。 发现学生体温异常
学生在教室门前排队,逐一测量体温,有序进班,单人单桌就坐。在门口检测体温时,发现了一名体温为38.5℃的学生,班主任马上联系校医将该学生带到校医室隔离点进行隔离。校医立刻让该学生换上N95口罩后用水银体温计重新测量体温,并询问该学生有无流行病学史。随后及时联系家长将其送至医院就医,并通知班主任做好后续跟踪。 学生进入教室前测量体温 随后,班主任为同学们上一堂“疫情防控第一课”,为同学们讲解校园疫情防控要点。课后,消毒组对课室进行消毒,流程如下:在确认无人的情况下,紧闭门窗,开启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连续照射不少于1小时。消毒后开窗通风,地面用消毒剂拖地。教室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等高频接触的部位用消毒剂擦拭,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键盘、麦克风等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疫情防控第一课
在各年级办公室门前,教师们有序地排队,级长或级长助理手持额温枪逐一对年级办公室人员检测体温,并做好登记。正式开学后,所有教职工每天都会进行晨午检。
食堂实行“错峰就餐”模式。学生进入饭堂前需通过红外测温系统测量体温。饭堂洗手池配有洗手液,学生洗手后方可排队打餐,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用餐时,学生按照有“用餐桌椅”标识的错开座位坐下,脱下口罩妥善放好后开始用餐,全程不得交流;用餐后立刻戴上口罩,离开饭堂。 饭堂门前 排队、洗手 饭堂用餐 错峰、错位 模拟演练结束后,刘红梅校长就演练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意见,对演练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认真地梳理,逐步细化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尽全力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为确保首批学生复课安全,在市、区教育局的安排指导下,我校组织了核酸检测,由王立、邓路明老师负责。行政干部、初三和高三师生、教职员、保安、食堂、后勤、物业等人员参与了此次检测。
第二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落下帷幕,核酸检测也顺利完成,为初三、高三级师生安全返校、健康复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