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雅正|融合

EN |

第 94 期博雅讲坛:沙志彬教授揭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 会“源火”采集成功背后的科技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23 18:14:00

图片1.png

2 0 2 5  年 1 0  月 21   日 下 午 , 广 州 外 国 语 学 校 第 9 4  期 博 雅 讲 坛在 凤 凰 礼 堂 圆 满 举 行 。本 次 讲 座 特 邀 广 州海 洋 地 质调 查 局 副 总 工程 师 、 教 授 级 高 工 沙 志 彬 , 以 《 十 五 运 会 和 残 特 奥 会 “ 源 火 ” 采 集成 功 背 后 的 科 技 密码 》为 主 题 ,为 高 二 年 级及 国 际 部 学 生 代 表 带来了一场融合海洋探索 、 工程实践与创新精神的深度分享 。


图片2.png

> >         


作为第十五届全 国运动会和残特 奥会 “源火 ”采集项 目 的 负 责人,沙志彬教授 回顾 了其 团 队在南海 1522 米深 的海 马冷泉 区 ,利用 “海 马 ”号深海机器人成功采集并原位点燃可燃冰 ,实现全球大型体育赛事史上首次从深海获取火种的壮举 。他特别指出 ,本次 “源火 ”采集的创意设计与历届奥运会 、全运会普遍采用的 日光 聚焦 、钻木取火等传统方 式截然不 同 ,是一项 融合深海科技 与绿 色 能源 理念 的 原 创 性 突破 , 为 体 育 盛 事 的火 种 来源开 启了 全新 的 “头脑 风暴 ”。


图片3.png


在讲座中 ,沙志彬教授系统剖析了在极端高压 、低温 、密闭环境下实现可燃冰稳定燃烧所突破的五大关键技术 ,包括系统集成 、 原位采集与提纯 、多路流体控制 、深海高清影像传输 、耐压透明材料研制等 ,体现了海洋 、地质 、物理 、化学 、人工智 能等 9 大学科 的前沿融合 。他强调 ,这一“来 自深海的火焰 ”不仅展现了我国深海科技的实力 ,也为即将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 奥会注入 了鲜 明 的科技 内涵与海洋元素 ,彰显 了 “体 育+科技 ”深度融合的时代理念。


图片4.png


本场讲座是我校翔宇学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拓展活动 。通过这一极 具创新性 的 国家重大科技项 目案例 ,激励 学生打破 思维 定 式 ,在跨 学科实践中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图片5.png

李伟副校长为沙志彬教授颁发聘书


作为广州市首批海洋教育特色学校 ,广州外国语学校持续将海洋意识 、科技素养与全球视野融入课程体系 。本期博雅讲坛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海洋科创前沿的认知 ,也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在全运会举办背景下的使命意识与教育担当。


未来 ,学校将继续依托翔宇学院平台 ,拓展 “ 博雅讲坛 ”“ 科技节 ”“ 湾区科创行 ”等品牌活动 ,为培养具备家国情怀 、科学素养与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 教务处

校对: 校办公室

终审: 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