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1 11:33:31
凤凰缀绿,宾朋远志。近日,广州外国语学校迎来了跨越山海的访客——德国法兰克福丽德贝格高级文理中学23人师生代表团。本次友好交流活动以“青春相伴,文化互鉴”为主题,通过寄宿家庭体验、城市文化探访、课堂协同研学、非遗文化浸润、科技前沿探秘五大板块,让中德少年在互动中碰撞火花,让两校友谊在文化交融中愈发牢固。
9月12日的广州白云机场,暖意融融。在德国师生抵达前,学校德语师生与接待家庭便手持自制双语欢迎牌等候,真挚的笑容里满是期待。当代表团走出航站楼,欢呼声与掌声瞬间响起,中德少年隔着人群挥手致意,友谊的种子自此悄然萌发。
随后,德国小伙伴们分别跟随结对的中国同学回到家中,开启了充满岭南烟火气的周末时光。餐桌上,鲜香的粤式火锅、肥美的本地海鲜率先点燃了初见的欢乐;周末的清晨,一盅两件的广式早茶、滑嫩的肠粉、香甜的榴莲,从潮汕美食到亲手包制北方饺子,一道道特色美食不仅让德国师生领略了丰富多元的中国美食文化,更在“共餐”“共做”的过程中,让陌生感渐渐消散,温情在碗筷间自然流淌。
在我校学生的精心策划下,德国师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羊城探索之旅。在永庆坊的骑楼街巷里,触摸岭南建筑的艺术肌理;在越秀公园的葱茏绿意中,感受城市的自然气息;走进粤剧博物馆,看华服美饰、听粤韵清音,在复古氛围里读懂岭南文化的韵味;登上广州塔之巅,俯瞰珠江蜿蜒、城际轮廓参差交错;驻足南越王博物馆,透过一件件文物,探寻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脉络;畅玩长隆欢乐世界,在尖叫与欢笑中释放青春活力。
这场 “行走的课堂”,不仅让德国小伙伴们领略到了广州“传统与现代共生、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多元魅力,更让中德少年在并肩漫步中分享彼此对城市、对文化的理解,让友谊在交流中不断升温。
结束温馨的家庭体验后,德国师生在学校领导、教师的热烈欢迎中,与高中德语一外班的同学们结伴走进校园,开启了别开生面的“共学时光”。
课堂上,中德少年以“搭档”身份,共同参与德语、英语、语文、音乐、体育等多样化课程,在思维碰撞中探索知识。其中,我校刘兆东老师精心设计的音乐课堂尤为动人 —— 具备一定中文基础的德国学生,与中国同学并肩而立,跟着旋律共唱《友谊地久天长》。当熟悉的曲调响起,中德文歌词交织,歌声里满是对跨国友谊的真挚祝福,课堂瞬间变成了传递温情的“友谊舞台”。
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虽各有印记,却以鲜活的形态打破隔阂,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交流活动期间,中德师生共同走进广东省中药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识中药材的形态、了解中药炮制技艺,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晚,我校陈瑞霞老师与张丹雨老师将“中药课堂”搬进校内,指导同学们亲手制作艾草香囊、体验艾灸养生,还一同熬制糖浆、串起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在“看、学、做”中,让德国师生直观感受中国传统生活智慧。
社团课上,王燕琳老师带来的中国剪纸技艺更是让大家惊叹不已。当德国同学们看到自己剪出的图案被印在帆布包上,变成独一无二的“手作礼物”时,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
在成员校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的体育馆内,一场充满活力的“非遗盛宴”再度开启。中德少年沉醉于同学们带来的舞龙与武术表演,感受传统技艺的刚柔之美。随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在 “一二、一二”的口号声中,“长龙”在中德少年手中灵动翻腾、盘旋跳跃,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从传统文化的浸润到现代科技的探索,交流活动为中德少年打开了广州多元的认知窗口。师生们走进广东科技馆,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奇妙。大家时而驻足观察,时而动手操作,沉浸式遨游在“科技海洋”。随后,一行人来到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乘坐无人驾驶车辆,体验 “智能出行”的便捷与神奇。当车辆平稳行驶,德国学生不时发出惊叹,与身边的中国同学交流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这场“科技探趣”之旅,不仅让中德少年近距离接触了前沿科技,更激发了大家对创新的思考与向往。
一周的时光转瞬即逝,离别的时刻悄然来临。校园里,中德师生相互赠送亲手准备的礼物——德国学生带来的家乡明信片、中国学生绘制的广州风景图,都被小心翼翼地收进行囊。镜头前,大家紧紧相拥,一张张笑脸定格成珍贵的瞬间,一句句“再见”里满是不舍,更藏着“期待重逢”的约定。
此次交流,不仅是一次跨越山海的相遇,更是一座连接中德少年心灵的桥梁。岭南的风韵、课堂的新知、朋友的笑容,都化作难忘的记忆,留在了德国师生心中;而德国小伙伴带来的异国视角、真诚情谊,也让德语师生们收获了成长。正如两校校长所言,这段经历播下的“理解与合作”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出更绚丽的花朵。
家校联系方式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