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9 22:25:01
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新教师培训
校领导们为优秀学员颁奖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为期四天的培训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教师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相信每位新教师都能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岗位的理解,加深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提升教育教学的技能水平。
点滴积累,收获成长;不忘初心,书写未来。师道远而学无涯,愿每位教师都能坚持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在新起点上踏浪前行,创造辉煌!
GZFLS
广州外国语学校
林楚涛
作为一位即将上岗的新教师,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最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在适应新环境和转变新角色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在本次培训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广州外校的领导们对我们新教师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既有胡教授高屋建瓴式的理论培训、“名模特”刘教授的名师成长之路分享,也有集团内部的名师、优师的经验分享……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发展到个人成长,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使我对学校、对教师角色、对教书育人多了一些新认识。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将本次培训的精神和收获付诸于行动:扎实专业知识,争取“一年站稳讲台”;教中研学,以研促教,力争“三年独当一面”;终身学习,锐意进取,向着成为一名博雅教师的目标而奋斗。
广州外国语学校
邹德兵
听取了邱寒老师和邹勇飞老师关于“班级经营与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的分享后,我收获颇丰。邱老师以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塑造和培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感恩一切为自己提供便利生活为自己付出的人”的观点,教导我们在一个班级里,老班是核心,环境是保障,学生是主人,规圆矩方,推己及人;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借读书分享言我“志”,培养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每个班级要能培养出“能收尾”的人才,同时向外求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人成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心同力同向同梦的整合资源等管理技巧,小技巧体现大智慧,正是“大处着眼育人,小处着手做事”。
邹老师详细从班级文化建设要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博雅文化,具体阐述班级建设中的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训,小组文化建设,小组管理机制,小组评价机制等事无巨细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成为名班主任。班主任育人工作细微、繁琐,但他承载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希望、一个学校一个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创造性工作,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
侯香玉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此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特别是胡继飞教授的演讲让我醍醐灌顶,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成为他的学生让我倍感荣幸。胡教授对于教学素养方面的研究精辟独到,我尤为对他提出的扩充知识的广度大为赞同,敬叹之余更多的是反思。我更加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不足,还要努力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阅读,丰盈自己的文化知识,而且旁征博引,可以更好地将课堂与实际相结合,与其他科目融会贯通。除此之外,我也对胡教授的独到的见解而敬佩,他提出的“内部一致性”“五个有”“前概念”等,让教学有法,为新老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两句话作为师范生的我铭记于心,更要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下午,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校的名师代表们分享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教学方法,让我受益良多。从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的对教育行业的热爱感染了我,只有把教育当成一件让自己快乐有成就的事,才能幸福地走下去。
所谓“学无止境,教学相长。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学习都是美好的开始,我会将所学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
黄邦鑫
新教师培训的最后一天,邱寒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大处着眼育人,小处入手做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讲座。他提到,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三观”教育,立德育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观的人才;班主任工作的“两分法”在管理学生与对待家长关系上的辩证与转化。
邹勇飞老师的文化育人,从文化入手使用学校、班级文化管理学生,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最后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从两位老师的讲座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神圣与艰辛,也让我为之向往,燃起了心中的星星之火。作为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的一名新教师,时刻要像邱寒老师、邹勇飞老师所说的那样——立德树人,身体力行,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是给孩子最好教育,让学生积极、健康地朝着梦想出发。
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
田慧
一天的拓展结束后,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三点:1、不管起点与基础如何,不管对手有多强大,我们都要坚守初心,坚定地走稳脚下的路。刚走向教师岗位的我,定会面临很多挑战,但要坚持走下去,每天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2、个人力量有限,团队力量无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成为合格的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一份子,多请教多动手,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3、教书育人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既表扬优秀也鼓励后进,让学生有竞争意识,更有团队意识;让学生有强的能力,更有好的心理;让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多,但我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能够真正底气十足地说出:“广州外校有我更精彩!”
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
林道声
古人云:师者,授道传业解惑也。师者之所以为师,不仅仅具有渊博的专业学识,更应在于独到的育人理念。今日聆听了邱寒老师和邹勇飞老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德育教育。“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德育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大计,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应坚持德育为先教育理念。言传身教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我们应该提高师德践行能力,感人先约己,带头做到了,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才能体会什么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意思是父母对儿女的爱护方式如果不正确会害了孩子。这提示着我们完备的教育应当是家校共育,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独立完成培养孩子的使命,因而做好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共筑孩子美好未来。
班级文化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有很大的正面影响,邹勇飞老师从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内容及实践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让我印象深刻,深有体会。古人语:“以德润身,以文化人”,说的就是这样子。
《管子·权修》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门具有大学问的系统工程,百年之计,教育为本,作为广州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新教师,深感肩负责任与使命的重大,不敢丝毫懈怠之。最后以《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勉励自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
黄洁玲
通过此次培训,我从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身上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和卓越追求。前辈们的经验分享让我收获颇多,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胡教授向我们强调,入职之初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规划,并结合具体例子向我们分享教学设计、研教结合、最佳时间理论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詹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前准备、课中呈现、课后跟踪这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强调科组研讨的重要性;邱老师则围绕“备课”展开细致的阐述,教会我们“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老师则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和广外滨实共成长的经历,让我进一步明确了自身今后在教师生涯路上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会谦虚求教,努力让自己快速融入和成长,向优秀的老师们看齐。
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
秦青妤
2023年8月17日,我们在晨光中出发,在微风中返程。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新教师拓展训练活动把这普普通通的一天变得精彩纷呈。训练营地的教练们给大家设置了一系列既考验脑力又考验体力的活动,最重要的是非常考验团结协作的能力。我很幸运被分到了积极温暖的第八小队。在一个个游戏中,成员老师们戮力同心,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越来越信任,无论是“魔法卡片”、“合力建塔”,还是“大脚板”、“泰山人”,都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不但从自己的小队中汲取到了能量,还被其他小队的热烈所感染。如果要用一句话表达这次拓展活动的感想,我会和伙伴们一起带着自豪、更加自信地说:“广州外校有我们更精彩!”
广州增城外国语实验中学
何雯雯
当老师很容易,但当个“厉害的老师”绝不容易。“有教无研难发展,有研无教是空谈,研教结合天地宽。”这是胡继飞教授今天分享的一句话。他还说,一节课要一直上,还要一直修改。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我是一名心理老师,也是一个新手,上学期一个课时我需要上12个班,但我常常因为工作杂而多,常常忽略了课后研讨改进,从“上课”变成了“重复讲课”,即便在被听课后,也常常是应付式研讨,各自分享两句便匆匆离去。在反思之后,其实我的每一节常规课也是一个很好的磨课机会,我应该利用好心理的课程安排,将“一个课时上12个班”变成将“一个课时磨12次”、“一个课时至少修改12次”。作为一名教师,教研不应该存在于一场正式的教研活动中,而应该是存在于工作的时时刻刻中。教学和研讨是分离不开的。“我们在观察学生,学生也在观察我们。”作为老师,我们要时时刻刻鞭策自己,从细节改进自己,从点滴梳理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厉害的老师”。
广州增城外国语实验中学
李利群
“以兴趣启学子之性情,以素养开少年之怀抱。”邱寒老师和邹勇飞老师的分享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如何从理论高度和具体规划去实践这两句话。为了实现全人全才的教育,深入理解“德育是什么”并将其渗透在班规中,全面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是什么状态”精心设计班级文化,以“艺”启心,以“温”润心,以“约”引心,立德树人以期博雅,施教诲生唯存真爱,融入新角色,开启新生涯,探索新成长!
文字:曾嘉龙 王雪 钟桂霞
图片:蔡淅韵 文紫璇 胡强
采访:赖广威 陆秀清 曹爱令
统稿:谢琳鑫
广州外国语学校抖音号
广州外国语学校B站号
欢迎关注
往期回顾
·从康奈尔到哈佛,从优秀到卓越—— 广州外校国际课程如何凭实力“出圈”?
·教育思想衔一脉 课堂文化尚多元 | 记2021年广州外国语学校开放日活动
·博雅和美 十年芳华 | 广州外国语学校复办十周年校庆精彩回眸